尚红网
新京报讯(记者肖隆平)4月22日,在新京报主办的主题为“直面关税战,锻造经济韧性——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”上,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、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表示,资本市场的本质是透明、公平和法治,如果没有严密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法律威慑,欺诈上市、财务造假等乱象就难以遏制,投资者的信心也无从谈起。
有一颗老鼠屎的汤就不能喝
“资本市场不允许任何一家公司欺诈上市,就像一锅汤一样,一颗老鼠屎和十颗老鼠屎难道不一样吗?难道有一颗老鼠屎的汤就能喝?”吴晓求以此形象比喻当前市场中存在的欺诈问题。有些人总认为“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好的”,但资本市场不是靠大部分公司好就可以稳定运作的生态,只要有作假存在,整个市场的透明度就会受到破坏,投资价值就失去了基础。
吴晓求强调,资本市场的风险收益率不是来自价格波动本身,而是来自企业的成长性、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周期带来的不确定性。因此,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是资本市场的根基尚红网 ,而这种竞争力首先必须建立在真实、合规的财务信息之上。
“不少中介机构本应履行排雷职责,却反而协助上市公司埋雷,这绝不能容忍。”他指出,中介机构是维持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一环,如果中介机构失职,欺诈行为就会层层包装,最终伤害的还是普通投资者。
资本市场法治是基础
作为维护资本市场公平的重要一环,退市机制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。吴晓求表示,不能简单地把退市当作惩罚的手段,“不是说上市公司违法了就开始调查,就开始ST退市。”在他看来,退市必须以完善的投资者保护和赔偿机制为前提,特别是要照顾到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。
“我是在你披露的财务报表、在会计师签字无保留意见的前提下买的股票,你过了一年告诉我四年财务造假,怎么可以不赔偿?”吴晓求提出,退市不能一退了之,必须依法厘清责任,确保投资者在欺诈行为中受到的损失得到合理弥补。
针对欺诈上市和财务造假问题,吴晓求建议,要实行严刑峻法,“一定要罚他们到倾家荡产,判他们把牢底坐穿”,同时要对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责任人进行连带追责。美国在安然事件之后,通过高额罚款和刑事责任,建立起对财务造假的强大震慑力,这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。“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,法治是基础,没有透明度就没有资本市场。”
吴晓求指出,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对风险的妖魔化,政策设计过于偏向融资方,而忽视了投资者利益保护。这种理念上的偏差导致市场充满了投机性,缺乏真正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制度安排。因此,未来的制度设计不仅要在供给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,也要在需求端保障资金流动性,更要在交易机制和法治体系上进行系统性改革。
“资本市场的规则公平了尚红网 ,结果才可能是公平的。”吴晓求表示,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,必须在上市公司竞争力、资金流动性保障、法治完善三大方面同时发力。只有真正做到透明、公开、公平,投资者才愿意长期参与,资本市场才能成为推动科技创新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。
快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